產品列表
工作服陪伴我成長 |
發布日期:2020-09-07 瀏覽次數:3191 |
工作服陪伴我成長
我穿的第一件工作服是一件綠軍裝。不是當兵發的,是當紅衛兵“弄來的”。文化大革命武斗最厲害時,我們這個中學生“1018”造反團被對方圍在學校幾個月,吃的是從國家糧庫“弄來的”,穿的是從部隊倉庫“借來的”,男女學生全是一身軍裝,就這么躲在大樓里,軍事化地活了半年。此后,在造反派“大聯合”后,我就下鄉當了知識青年。父母挨批斗,家也被抄了,我就穿著一身綠軍衣下了鄉。下鄉當農民,天天汗水雨水,衣裳爛得快。離開農村時,這件軍裝已經有三四十個補丁了。有人開玩笑說,留下將來放進博物館,我還真留了幾天。離開農村是進了軍馬場,部隊在陜北辦了個延安軍馬場,招工時說得挺美“總后勤部”,到了才知道只說了個頭,后面還有一串“山丹軍馬局延安軍馬場一大隊甘溝二連”。除了放馬,其他跟在農村差不多。等到發工作服,一人交上五塊錢,發下來的舊軍服,大概是抗美援朝時穿過的,黃軍裝還補了幾個綠補丁。我一看發的比我在農村留下的那件還有歷史感,就把那件準備給博物館的丟到了灶火里。 從大學畢業后不久,有了出國訪問的機會。中國人出訪,西服就是工作服。公家發了制裝費,也就到“出國人員”專門店,做了西服,還買了皮鞋。到了國外,天熱,西服穿不住,到處參觀,皮鞋也磨腳,于是,脫了西裝只穿襯衣,扒掉皮鞋套上布鞋,自己解放自己。這下子快活多了,團長是馮至,從來不關心衣著小事。多事的倒是老外,一路上遇到外國人給我打招呼就問:“是日本人嗎?”“不,中國人!”“中國人??”在當時,出訪的中國人走到哪里都規規矩矩西裝領帶,沒我這么隨便看來,我這樣的人不配穿工作服。 職道工裝 一個人的工作服小故事卻透出了一個人的一生和性格特點,雖然平凡卻也不平凡,雖然沒什么文采卻顯得那么質樸。 |